BANNER

BANNER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避免鉛從口入 勤洗手、別吃不明中藥

兒童生長發育與智能發展可能會受到低鉛暴露的影響。醫師表示,鉛對兒童的暴露途徑已食入為主,含鉛的玩具、餐具、受到鉛汙染的粉塵、含重金屬的中藥都可能是暴露來源,幼童應該避免吃來路不明中藥,並且要勤洗手,避免「鉛」從口入。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幼童因腦部未發育成熟,對鉛的感受性比成人高,如攝取過的鉛會影響智商發展。楊振昌表示,鉛對兒童的暴露途徑以食物為主,顏色鮮豔可能含鉛的玩具、餐具,或是受到鉛汙染的粉塵,都可能是鉛的暴露來源,另外,來路不明含重金屬的中藥材中也可能是原因。

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也提醒,父母應讓孩童養成吃東西前洗手的習慣,孩童在玩耍時,可能會接觸到含鉛的物質,如果沒有養成洗手的習慣,吃進嘴裡都可能造成傷害,影響孩童生長發育。

防蚊有一套 登革熱不上身

炎炎夏日,又是病媒蚊孳生的季節,而也是登革熱的好發季,登革熱病毒是經由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所傳播,特徵是身體黑色,腳上有白斑,幼蟲常孳生於積水處。病媒蚊主要在白天吸血,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盛行季節常是天氣濕熱,蚊蟲滋生的季節;台灣過去幾次流行大都發生於七到十月之間。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內科部張耿豪醫師解釋,典型登革熱症狀為受斑蚊叮咬之後約有一周的潛伏期,接著發燒、寒顫、後眼窩痛、畏光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發燒的型式呈馬鞍型,(即先發燒後退燒、隨後又燒起來)或間歇型(體溫上下起伏持續七天左右),之後肌肉關節痛的情形加劇,此即所謂的「斷骨熱」。大部份病人於開始發燒後三到五天或燒退後一至二天開始出現疹子,典型出疹順序先於軀幹而後向四肢擴張。

在治療方面,目前醫學並沒有特效的藥物來消滅體內的病毒,只有支持療法和症狀治療,所幸多數病例約一週後會自己痊癒,癒後很好,死亡率很低;問題在於併發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症候群.有些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後,特別是再次感染,一開始出現典型登革熱症狀,但在二~五天後(由發燒轉為退燒的轉換期),血小板急劇下降,身體發生大量出血,即是登革出血熱;更嚴重者出現脈搏加快、血壓下降及四肢冰冷,此為登革休克症候群,死亡率很高。

張耿豪醫師也提醒,雖然登革熱在台南、高雄、屏東等南部地區發生較多,但近年來病例有北移的趨勢,另外東南亞例如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等地也有很多境外移入的病例,民眾在盛行月份去遊玩要多加小心。

勤洗手 別忘肥皂搓揉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

腸病毒來勢洶洶,家長更應做好防護措施。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腸病毒感染會不會演變成重症,臨床沒有明確結論,唯一預防方法就是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落實勤洗手,降低感染與傳播機會。疾病管制局呼籲,勤洗手是杜絕腸病毒上身最好的辦法,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搓揉,沖洗後擦乾,馬虎不得。

羅一鈞表示,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搓揉,再用清水沖洗,只用水沖,效果並不好。另一個洗手重點是擦乾,很多小朋友習慣洗手後甩手,但病毒可能依附在水分子上,如果不將手擦乾,等於洗手只洗一半。

羅一鈞說,擦乾與未擦乾,防範腸病毒的效果相差100倍之多,另外,酒精對腸病毒無效,不能只靠乾洗手完成個人清潔

腸病毒主要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家長與幼童都應做好個人衛生,並落實生病請假,才能避免腸病毒傳染他人。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三總籲做好防蚊及疫苗接種

三軍總醫院指出,每年6、7月為日本腦炎好發時節,呼籲民眾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及疫苗接種,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三總指出,日本腦炎潛伏期為5至15天,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少部分輕微病例會產生發燒、頭痛等症狀,嚴重者則出現昏迷、痙攣,最後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甚至死亡;因此,國人及國軍官兵應加強居家防蚊及個人防護措施,並依規定時程接種疫苗,以防治日本腦炎疫情。

蚊子解析/就是不愛DEET 科學界無解

市面上的防蚊用品百百種,看在研究蚊子數十年的台大動物系名譽教授徐爾烈眼裡,能派上用場的不多。他說,目前能用科學方法證明能防蚊的成分,僅有DEET(俗稱敵避或待乙妥)、檸檬桉精、Picaridin。

DEET是1946年由美國農業部開發,一開始是用於軍人野外作戰防蚊用。時至今日,它仍是市售防蚊液主要成分。

DEET所以能防蚊,是因蚊子不喜歡它的味道,但蚊子為什麼不愛此味,科學界至今仍無定論。

化學合成的Picaridin和DEET作用類似,兩者的防蚊效果與濃度成正比。塗抹之後,防蚊效果能維持5、6小時。

從植物萃取的檸檬桉油,防蚊效果較DEET差一些,但也有2-5小時的防蚊效果。

徐爾烈表示,市面上有許多精油宣稱能防蚊,其實任何油類,如花生油、沙拉油、豬油都可以防蚊,因為皮膚塗油後,蚊子停在上面腳會弄得黏黏的,「感覺不舒服」;問題是,若把這些油塗在身上,人可能會比蚊子覺得更不舒服。所以這類油質產品(或製作成乳液),可能都只有短暫效果。

至於蚊香或電蚊香類的產品,徐爾烈指出,這些成品多半是使用除蟲菊,作用只會讓蚊子昏迷,在國外蚊香是用在戶外,但國內卻常在戶內使用。他建議,若一定要在戶內使用,如臥室等,可先在睡前點一段時間,要睡覺時,將之熄滅,門窗關好,也可維持一夜無蚊。

徐爾烈強調,生活環境最安全的防蚊方法,就是住處裝紗門、紗窗。徹底清除住家周遭的積水。若要到戶外活動,穿淺色的長袖衣物,減少皮膚外露的面積,也可減少被叮的機會。不過淺色衣服並無驅蚊效果,而是有助發現蚊子接近。

前述這些防蚊藥品雖是環保署核准的「環境用藥」,不建議用於二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大一點的小朋友使用時,也應先噴在大人手上,再均勻抹到小孩身上。

防蚊藥品塗在外露的部分即可,不可直接噴在臉上、皮膚黏膜處、傷口部位,應在手上搓揉後,再均勻抹到四肢、臉部,如果有流汗或沾到水時得要補擦。回到家後,應立即洗淨防蚊液

徐爾烈也提醒,補蚊燈是利用蚊子的趨光性電昏牠,所以對夜間活動的蚊子較有效,白天點捕蚊燈效果不大。

腸病毒進入流行高峰期

民間流傳一過端午節,夏天跟著來臨。對嬰幼兒來說,夏天一到,腸病毒的高峰期也隨之到來。在第一例台南五個月大男嬰因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後,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親上火線講解如何有效抵抗腸病毒之威脅。

林奏延呼籲國人現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若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相關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機會。若發現小孩罹患手足口病,因注意前肇症狀,如出現嗜睡、飢餓型抽蓄、持續性的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情形,第一時間盡速送至大醫院診斷,避免腸病毒急速變化對生命造成威脅。

從過往經歷可知,身為國內小兒科權威的副署長林奏延長期在醫界服務,從對抗腸病毒到H1N1新流感,每場戰役從不缺席,打擊疫病。1998年國內發生腸病毒71型大流行,起初無人知曉威脅孩童性命的病毒為何,但他領導的醫療團隊完成全台第一個病例解剖,在病童腦部與脊髓液找到腸病毒71型病毒,更證實此病毒會侵犯病童腦部,研究受到國際重視。

依據台灣地區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至25.7%之間。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

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

綠野小英雄 小公主 精彩生活大募集!




如果您是熱愛戶外生活的達人、如果您詳知許多親子旅遊私房景點、如果您覺得家中寶貝實在帥氣挺拔或可愛搶眼......您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活動辦法:

上傳1張家中寶貝可愛度破表的照片到「潔芬肌膚保健專家」粉絲團「塗鴉牆」,獨照或合照皆可,
背景必須是在戶外,並在照片說明處簡單解說或介紹照片中想要分享的好地點。

屆時我們將選出前十名,再由粉絲們選出前三名,
前三名分別可獲得潔芬戶外防護組禮盒以及獎金外,更有機會成為潔芬系列產品代言模特兒喔

第一名:獎金1000元+潔芬戶外防護禮盒(防蚊液、乾洗手)
第二名:獎金500元+潔芬戶外防護禮盒(防蚊液、乾洗手)
第三名:潔芬戶外防護禮盒(防蚊液、乾洗手)


上傳時間6/24~7/28日止,7/29~8/4日開放票選。

活動網址:潔芬官方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events/246066095503233/ 
秀照片處: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鄭運鵬親身分享鄭小弟弟感染腸病毒重症,如何照顧之經驗談!

遠離腸病毒!寶寶洗手有方法(下)

Part 2抗菌照護篇

掌握正確清潔原則

陳怡伶醫師表示,媽咪首先要注意「洗手的時機」,在照顧寶寶前、用餐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出入診所看病的前、後時間,都需要洗手,建議最好媽咪及寶寶都必須一起清潔,才能完整達到抗菌效果!

健康寶寶洗手有方法

為了教導正確的洗手觀念及方法,陳怡伶醫師指出,目前政府正大力推行「濕、搓、沖、捧、擦」的洗手口訣,只要跟著步驟一起做,就能輕鬆將大手、小手都洗得乾乾淨淨!

【正確的洗手方法】

Step1─濕:打開水龍頭,將手掌、手指、手腕充分淋濕。。

Step 2─搓:抹上肥皂或洗手液並搓至起泡後,將兩手心互相磨擦、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做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共30秒。

Step 3─沖:用清水將雙手洗淨,沖洗10秒鐘。

Step 4─捧:關水前先捧水沖洗水龍頭。

Step 5─擦:用乾淨的紙巾將手擦乾或用烘乾機將手烘乾。

【洗手搓揉技巧】

1. 內:雙手掌心對掌心合掌,互相搓揉。

2. 外:手掌心對手背搓揉,左、右手都須清洗乾淨。

3. 夾:十指交叉搓揉指間夾縫。

4. 弓:以手指背對手心搓揉。

5. 大:仔細搓揉大拇指。

6. 立:手指站在掌心持續搓揉,避免病菌藏在指甲縫隙間。

7. 腕:最後也別忘記沖洗手腕。

擦乾避免使用公用毛巾

洗完手後,若沒有仔細擦乾手,病菌仍會再度附著在手上,讓洗手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擦手最好使用抽取式衛生紙或紙巾,很多家庭或是幼稚園會在廁所掛公用的擦手巾,上頭其實附著許多細菌與髒污,建議寶寶要避免使用公用的擦手巾,會比較衛生乾淨,減少感染機會。

孩子如果不喜歡洗手怎麼辦?

陳怡伶老師表示,寶寶洗手才能有效預防腸病毒,最好還是讓寶寶勤洗手。若是出門在外的情況下,或是寶寶真的不願意洗手,也可以使用「乾洗手液」,但一定要確實搓30秒,直到手掌整個乾燥才可以,乾洗手液則要儘量選擇天然性產品,避免過敏的情況發生,最好有點滋潤效果,才能避免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的惡化。媽咪們平常在家可運用繪本或卡通來教育寶寶洗手技巧,引起他們的興趣,也要多多鼓勵、誇獎他們,寶寶才會接受並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遠離腸病毒!寶寶洗手有方法(上)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第304期】

 

每年腸病毒的疫情大約從3月下旬開始攀升,尤其今年的腸病毒來得又兇又猛,截至5/20止,已累積45例重症個案,根據疾管局資料顯示,幼兒急診人次也突破千人,預估6月初是流行最高峰。腸病毒的重症病患將可能死亡,讓家長們一聽聞腸病毒的大名,總是戰戰兢兢。其實,只要勤洗手就是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法,但是洗手可不是隨便搓揉就好,本文請教專業醫師教導正確的洗手方法!

Part 1基本觀念篇

什麼是腸病毒?

陳怡伶醫師表示,很多媽咪們會誤以為腸病毒是跟腸胃有關,其實,「腸病毒」是因為感染人體時,病毒進到胃中不會被胃酸消滅,能繼續存活再向下到腸道內繁殖,再進入血液裡,讓人體產生症狀,並非這個疾病會引起腸胃道不適,不過,要請媽咪特別注意的是,少數小朋友罹患腸病毒仍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症狀,只是機率還比較低。主要還是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更大,而且通常得過一次腸病毒,也沒辦法對其他類型的病毒完全免疫,還是有再次遭到感染的可能性,因為有不同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所以寶寶一年有可能得到2~3次腸病毒的感染,媽咪們不得不謹慎。

腸病毒的症狀有哪些?怎麼傳染的?

陳怡伶醫師表示,腸病毒將可能引起多種疾病,潛伏期約3~5天,有些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有時候則會出現比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像「泡疹性咽峽炎」、「手口足病」都是最常見的典型症狀,其他如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急性心肌炎、急性淋出血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則比較少見。

 

  • 手足口病:

是由A群克沙奇病毒及71型腸病毒所引起,主要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水泡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爛,在膝蓋與臀部也時常看得到相同的水泡,因此而稱為「手足口症」。

  • 泡疹性咽峽炎:

由A群克沙奇病毒所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如果媽咪發現寶寶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水泡,其他地方沒有,則稱為「泡疹性咽峽炎」,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很疼,進食困難,口水變多,同時也可能有高燒,平均約4~7天會痊癒。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會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腸病毒怎麼傳染的?什麼情況下要就醫?

 

腸病毒以腸胃道與呼吸道為主要傳染途徑,包括糞口傳染、食物飲水汙染以及飛沫、咳嗽、噴嚏傳染等,病毒的傳染可能經由帶病毒的家長或小朋友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像「玩具」常成為嬰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嬰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

孩子換尿布或排便後未將雙手洗淨,或是孩子喜歡親親抱抱的飛沫噴嚏傳染、手上沾了口水摸到門把的接觸性傳染,或者接觸到病童的皮膚水泡液體受到感染等等,不管是直接或間接,都有可能被傳染,潛伏期約3到5天,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所以醫師會建議家長讓孩子在家至少休養一星期不要外出,可能的傳染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類動物概念保養 正夯

選購動物系保養品時,除了依個人膚質選擇適合的產品之外,因這些新興成分的組成多有蛋白質,為了避免過敏,最好先試用2週,以了解是否適合個人膚質。

化妝品自古以來不乏從植物、礦物、動物取得原料,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表示,從動物中萃取而來的如牛油、綿羊油、鮫鯊烷、蜂蠟等,由於現今科技日漸發達,不斷有廠商推陳出新,研發新成分來滿足消費者對美的追求,近年則多了特殊原料的出現,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如前幾年澳洲興起的鴯?油、日本流行的馬油,都從國外紅到了國內。以下就介紹幾種近年風行、取自動物或類動物概念的保養成分:

4大類動物系保養成分

 

1 蝸牛黏液萃取:

最早是從智利興起,將蝸牛黏液萃取加入保養品中,後來經西班牙廠商研究發現,蝸牛黏液具有抗氧化及促進纖維母細胞生長的效果,於是應用在抗老化與促修復的產品中,而漸受重視及討論。廠商將這種人工飼養的蝸牛黏液萃取出的物質命名為「SCA蝸牛黏液萃取」(Secretion of Cyptomphalus Aspersa),萃取技術有獲得專利。

2 類蛇毒胜月太:

與其他胜月太及生長因子一樣,是人工合成的化妝品原料。現今微整形風行,化妝品業界也不斷推陳出新,想幫助愛美人士撫平臉上細紋。目前微整形處理主要是利用注射肉毒桿菌素,來麻痺減緩臉部肌肉收縮,達到暫時除皺的效果。於是就有廠商聯想到同樣具有神經毒性的蛇毒,是否也具有相同效果,「類蛇毒胜月太」於焉產生。此原料並不是直接用蛇的毒液當成分,而是模擬蛇毒所合成的胜月太,希望可以達到類似蛇毒抑制神經傳導,使肌肉麻痺的效果,以減少動態紋,但到目前為止,外用效果仍遠不如注射的肉毒桿菌素。

3 魚卵萃取:

從魚卵萃取相關成分,其概念在於魚卵中的營養成分豐富,存在著油脂、蛋白質、生長因子、礦物質、維生素及氨基酸等。當做化妝保養品原料使用時,主要可以供給肌膚滋潤及養分補充。

4 生長因子:

人體細胞無論是要生長、繁殖或代謝,都需要很多種的生長因子,各個器官組織也都有不同的生長因子。以往因為生長因子在人體細胞中非常微量並難以取得,於是目前多以人為方式合成,做為醫療目的使用,臨床上慢性難以癒合的傷口,就可用生長因子來處理。

目前還有些是利用人體細胞培養或動物組織萃取,得到的生長因子混合液當做化妝品原料,但這些成分使用在正常膚質上的得失利弊,還有待更多的研究確認。

依膚質選擇適合產品

邱品齊提醒,選購時仍要依個人膚質選擇適合的劑型,油性膚質就選擇凝膠類產品,乾燥膚質則以滋潤度較佳的為主;而除了依個人膚質選擇適合的產品之外,因為這些新興成分的組成多有蛋白質,為了避免過敏,最好先向店家索取試用包,使用約2週後,就可了解是否適合個人膚質。

而此類商品的價差頗大,以目前標榜萃取自動物或自行合成的類動物成分,因為產地、製作過程、添加比例不透明,而保養品多為複方,尚添加有其他具保濕、滋潤效果的成分,是否對肌膚有效不得而知。有時是民眾「物以稀為貴」的期待心理,所以,不見得產品貴就有效,開架或藥妝通路的產品,不失為是價廉物美的選擇。

至於這些新興的化妝品成分,是否真有廠商所述的效果,邱品齊則認為很多還有待研究證實,「就以抗老的訴求來說,消費者其實可以選擇含有維生素A、C、E、B3、B5、Q10等耳熟能詳的成分,雖然不夠新潮也沒什麼噱頭,但這些是經過研究證實對肌膚有功能的成分,使用起來效果及安全性較可以預期。」

選購2要3不原則

面對成分推陳出新、種類琳琅滿目的保養品,醫師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最好做到「二要三不」的原則:

1 要了解膚質特性:

知道自己的皮膚是偏油還是偏乾?現階段需要保濕還是滋潤?不同年齡、不同狀態下,應如何調整?如此,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2 要了解化妝品成分:

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會留意營養標示,但一般人卻不易從化妝品的成分表中看出端倪,因為當中多是化學名詞,也沒有標示出添加的比例,消費者很難從中理解,所以,只要業者祭出情感訴求,即便不了解它所講的成分是什麼,看到標榜可以保濕、除皺、抗老、修復等一脫拉庫的功效,便一股衝動地「買了」!但用功的消費者可先作點功課,比較不會多花冤枉錢,近年來坊間愈來愈多學者、醫師撰寫關於認識化妝品的書籍,可以藉由這些資訊了解所選擇的保養品是否真有料?是否安全?是否真的對你的肌膚有幫助?才不會落入廠商行銷的陷阱。

3 不買不熟悉的品牌:

尤其是太小的、不廣為人知的品牌,更是少用為妙。

4 不買特殊通路的產品:

如夜市、網路、國外不明店家所販售的商品,因為產品來路不明,其品質、安全性也令人堪慮。

5 不買立即見效的產品:

醫師提醒,肌膚吸收保養品的程度有限,尤其不可能產生速效,如果民眾在短時間內使用保養品後驚覺「真的有效!」應強烈懷疑其中可能有違法添加的成分,例如雙氧水、抗生素、對苯二酚及類固醇等,不得不慎!

看清標成分來源標示

消費者在挑選時,可留意這些成分所添加的濃度到底有多少,亦需要小心原料的來源為何,製作過程為何?尤其是取自動物性的原料更要注意,因為很多病菌會經由此途徑來傳遞,例如有民眾遠赴日本注射胎盤素,但是否了解胎盤素是來自何種動物?早先曾有報導指出,曾有民眾疑似因為注射胎盤素而感染「庫賈氏症」,所以,在使用動物成分的保養品時,更要小心選擇。

在使用這類成分時,切勿只聽信廠商宣傳,小心過度使用。邱品齊表示,以生長因子為例,原本是用於醫療用途,而現在則被添加於一般保養品中,但因為肌膚自有生長修復的機制,外加之後,反而會破壞原有的規律。雖然目前無研究顯示生長因子會造成皮膚問題,但仍有學者擔心過度使用生長因子,有可能刺激皮膚癌細胞的增生;由於生長因子於近幾年才被添加於保養品中,所以,長期使用是否會有問題,現在仍無法確定。

霹靂登革熱絕招篇國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杜絕小黑蚊 從個人防護做起

許多人都被蚊子叮過,但有時候腫塊卻奇癢無比,這可能是「小黑蚊」在作怪,夏季正是小黑蚊是大量孳生的季節,近來全臺各地都有局部地區小黑蚊孳生情形,造成受叮咬民眾不堪其擾,環保署提醒民眾建立做好個人防護及環境管理,清除幼蟲孳生的青苔,結合民眾及政府機關力量共同防治。民眾可至「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諮詢相關服務及資訊。

環保署表示,小黑蚊嗜吸人血,出沒時間以中午至下午為主,習性低飛,多叮人體小腿、手背、手肘等部位,叮咬後部分民眾會產生奇癢、紅腫等症狀,嚴重者會產生過敏反應,尚無傳播疾病的記載。近年因發展觀光休閒及有機農業,人類活動進入小黑蚊棲地,使小黑蚊藉由車輛移動至平地住家、社區、學校、公園附近適合繁殖的地點,根據研究顯示,小黑蚊無天敵,只能阻斷小黑蚊食物來源為主。造成小黑蚊繼續繁衍。

環保署指出,防治小黑蚊,應先加強個人防護,阻斷雌成蟲血源防止其產卵孳生,並可避免過敏反應,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服、長褲,或塗抹有效的忌避劑,例如衛生署核可含DEET之防蚊液等,若發生小黑蚊滋擾地區的居家、學校等可裝置細網目(55網目以上)的紗門、紗窗阻隔小黑蚊。其次,經常整頓環境,清除青苔,阻斷幼蟲食物,可降低小黑蚊密度。

青苔為小黑蚊孳生的指標,一般在明暗交替且潮濕的地方,如屋簷下、水溝邊緣、庭院牆角、菜園、竹園、茶園、檳榔園等農耕地中經常可發現。以翻土或刮除青苔,並在移除後之地表種植密生草種覆蓋,或加舖碎石、小木塊等,降低幼蟲孳生。在小黑蚊高密度區,可用藥撲殺成蟲,但若未配合個人防護及清除青苔幼蟲棲地防治作法,只能使小黑蚊暫時消失。只有建立正確防治觀念,清除青苔與環境整頓,才能減除小黑蚊危害。

宜縣抗腸毒策略 強化家長衛教觀念

根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進入流行高峰期,各地疫情有逐漸升溫的趨勢。為讓家長共同重視腸病毒問題,落實勤洗手運動及「生病不上學」,宜蘭縣政府衛生局特別印製4萬多張「戰勝腸病毒縣長給家長的一封信」,讓學(幼)同帶回家給家長,為達宣導的目的。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協同教育處與社會處自6月4日起展開查核幼稚園、托兒所及安親班洗手設備、環境清潔與消毒及學(幼)童健康監測等查核工作,衛生局再次呼籲家長及各級學校,須加強防範,確實做好居家及校園環境衛生清潔消毒工作,注意學童健康狀況,以減少腸病毒之發生與流行。

劉建廷局長提醒家長,應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家長也必須確實做好勤洗手習慣,並落實「生病不上學」的觀念,且生病請假或停課的學幼童,應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防腸病毒 嘉縣辦親子洗手比賽

嘉義縣衛生局17日舉辦親子洗手比賽,宣導防範腸病毒。衛生局表示,每年3月到10月是腸病毒流行期,5月到6月達到高峰,希望學童在學校和家庭都能落實勤洗手

災後防疫 江祖平代言篇台

腸病毒影音新聞-腸病毒重症個案心路分享(3分鐘,國,2012).wmv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正確洗手保衛生 「乾」淨不染病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不少公共場所都倡導「勤洗手」,不管吃東西、擤鼻涕、揉眼等都容易讓手上的細菌進入體內,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手部是散播微生物的最佳媒介,而「正確洗手」確實可以有效預防感染!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預防疾病,從洗手開始。民眾應在進食前、如廁後、接觸幼兒前、看病前後,養成使用肥皂依著濕、搓、沖、捧、擦的順序完成洗手動作,以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許明倫局長表示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許多傳染病的病菌如:腸病毒、感冒等,會透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排出病人體外而附著於病人身邊的物品,如桌、椅、門把,或是公共場所的扶手等,而我們的雙手在不知不覺中接觸、沾染到,如果不洗手的話,很可能藉由揉搓眼睛、觸摸鼻子等行為感染到病菌。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養成用肥皂洗手的習慣,可以降低腹瀉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強調洗手是降低病菌傳播之主要關鍵。因此將「洗手」的動作推展成全球性、普遍化的衛生習慣。在醫療機構,所有醫療照護人員及探病家屬都應該要正確地洗手以防止病菌傳播;日常生活中民眾應養成肥皂勤洗手的好習慣,才能減少感染病菌的機會。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活動,推廣醫護人員手部衛生運動,維護院內工作人員及病人的健康。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共同重視手部衛生,落實正確洗手習慣,打造全民健康家園。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乾」、「淨」的雙手是預防病菌散播的關鍵。洗手時,塗抹肥皂在手心、手背、指縫搓揉20秒,洗完手後立即用擦手紙或毛巾擦乾,較能達到殺菌效率。

1206防疫即時通短片【1212全民打疫苗 健康有保障】范逸臣.wmv

北市三例境外移入登革熱 提醒旅客自我管理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截至5月7號止,全國累計59例境外移入登革熱個案和18例本土性個案。其中20例來自臺北市,而且全是境外移入。臺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要做好防蚊準備,像是穿著長袖淡色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等;返國後如果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及皮膚紅疹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且主動告知旅遊史,方便治療。為避免本土登革熱疫情發生,民眾每個星期應該要檢視住家的環境衛生,動手清除積水容器等孳生源。,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嚴防登革熱疫情擴大。

香茅防蚊?權威實測 貼片、手環效果差

就是因為香茅油能驅蚊的傳聞,讓各式各樣防蚊商品,紛紛搶著加進香茅油,不過真的有效果嗎?我們實際請研究蚊子超過40年的權威,台大教授徐爾烈來測試市售防蚊商品,但從貼片到手環,效果都不如包裝上所說效果,而徐爾烈也直指,如果要藉由這些外掛式的用品防蚊,恐怕是得貼滿全身。

研究蚊子權威徐爾烈:「我現在要把蚊子,吸到這個管子裡。」

他是徐爾烈,台大昆蟲系教授,研究蚊子超過40年,光是把蚊子從培養箱吸進管子裡「移動」到實驗箱,就是大學問,這回蚊子界權威,要測試市售防蚊用品效果,握著電子驅蚊器,手伸進壓克力箱,蚊子不但沒躲避,還越聚越多,一點也沒在怕,那麼防蚊貼片呢?

黏著貼片的手伸進箱裡,蚊子照樣靠過來,完全不像包裝所寫,貼於衣、褲、鞋、帽,防蚊範圍直徑達1公尺內,再看看驅蚊手環,號稱長效7天,註明套手腕、腳踝或衣褲,均可達驅蚊效果,但戴著手環的手才伸進箱子,照樣受到蚊子大軍攻擊。

徐爾烈:「蚊蟲的貼片手環,那他都是小面積在使用,周邊(蚊子)他都會來咬,那不可能貼滿全身,也不可能掛滿全身。」

外掛防蚊挑戰失敗,改用噴霧式,第一種噴在手上,蚊子飛近,但沒叮人又飛走,換隻手用另一個品牌,這回蚊子不敢靠近,通通停在旁邊,到底是那個成份發揮效用?

徐爾烈:「美國疾管局或我們台灣環保署、衛生署,大概認為DEET,就是敵特,DEET或叫敵避,這化學成份很有效,香茅油或者是樟腦油,它的防蚊的效果一般不好。」

即使戴的、噴的通通加香茅,效果恐怕不如預期,如果是類似成份,乳狀、液狀有差別,乳液防護時間較長,噴霧時間較長,就是受到液態易揮發影響,乳液卻相對較黏膩。

專家也提醒,市面上防蚊商品商機破20億元,但不管是號稱純天然,或長效超過好幾天,碰到這些讓人看得眼花瞭亂的廣告口號,還是先看成份最重要。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腸病毒加溫 社區檢驗陽性 至今34件

在全國排名偏高 衛局防疫上緊發條

〔自由時報記者黃淑莉/斗六報導〕腸病毒七十一型疫情全國升溫,縣府衛生局統計發現,縣內腸病毒七十一型社區檢驗陽性至今已有三十四件,陽性率偏高,衛生局防疫工作上緊發條,也呼籲家中有幼兒家長要做好各種防治措施。

衛生局表示,根據疾管局監視資料,截至五月底全國腸病毒重症通報一百三十六例,確定五十三例,其中腸病毒七十一型有五十二例,年齡層以三歲以下最多有四十例,其次一歲以下有十例。

未傳出重症個案

衛生局指出,今年至今縣內並未傳出重症個案,不過社區腸病毒監測檢出三十四件腸病毒七十一型陽性,全國檢出三百九十一件,雲林的陽性率在全國排名偏高。

衛生局強調,腸病毒七十一型較會併發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三歲以下幼兒都沒有抗體,家中有幼兒家長要提高警覺加強各項防治措施,勤洗手、避免到人多地方,回家抱小孩前一定要洗手、洗臉、換衣服。

衛生局說,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黃金治療時間,若孩子感染腸病毒,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若出現任一病徵,請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彰腸病毒疫情進入高峰

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彰化縣境內兩周來門診、急診與住院病例數都激增兩、三成,浮現多起潛藏重症住院病例,並累計有七家幼托園所因出現群聚感染,配合停課消毒;縣府衛生局昨〈三〉日強調疫情已進入高峰,特別在上課前呼籲家長們提高警覺!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往年腸病毒疫情嚴峻的彰化縣,今年雖異常平靜,不過近期的整體疫情也明顯升溫;縣府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今年度以高危險性的「腸七十一型」病毒為流行主型,持續發燒與罹患泡疹性咽狹炎的小病號門診量、急診數,以及潛藏有轉化急重症危機住院病例數都增加兩到三成,顯示疫情已正式進入盛行高峰期。

葉彥伯局長強調,為因應變化快速的腸病毒疫情,早已啟動八大生活圈「腸病毒疫情通報防治」機制,除強化第一線小兒科與耳鼻喉科醫師防治與轉診意識,累計至今已經有七家幼托園所的小朋友,出現群聚感染的疫情,配合停班、停課,全面展開消毒與強化防疫措施。

因今年腸病毒盛行趨勢呈現比較疫情慢、危害區域大不同等不典型現象,葉彥伯局長認為,往年沒有盛行的鄉鎮區域,將列為重點防疫區,也呼籲家中有五歲以下嬰幼童家長們,全家務必養成勤洗手衛生習慣,提高防疫警覺、配合防治作為,就不需太過憂心或恐慌。

腸病毒高峰 陳(沖)促加強宣導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7日電)行政院長陳(沖)今天表示,腸病毒疫情已進入流行高峰期,今年重症個案累計至6月5日已有60例,較前2年多,雖無死亡個案,但疫情尚無緩和趨勢,衛生署應加強宣導。

有關停課標準,陳(沖)也請衛生署與各地方政府加強溝通。

陳(沖)上午在行政院會聽取衛生署「夏季傳染病防治」報告後表示,衛生署已啟動「腸病毒流行疫情處理協調會報」,加強中央與地方防疫資源統籌、協調與整合工作;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應密切合作,持續加強疫情監控、衛教宣導、醫療救護及教托育機構防疫措施。

另外,衛生署報告指出,從5月起台南、高雄已分別出現本土登革熱病例,疫情較往年提早發生,加上近期全台持續降雨,病媒密度可能攀升。

陳(沖)說,清除孳生源是防堵登革熱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衛生署、環保署應會同地方政府共同加強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除呼籲民眾注意自家環境衛生外,各部會及所屬機關也應做好經管房舍環境的孳生源清除等防治工作。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1128防疫即時通短片【防範H1N1新流感 請準媽媽們多留意】黃嘉千

鄭運鵬親身分享鄭小弟弟感染腸病毒重症,如何照顧之經驗談!

孳生源


孳生源:人工容器


§  花瓶及花盆底盤
§  水桶、陶甕及水泥槽
§  料罐、便當盒、塑膠杯、鐵罐、鍋、碗等
§  大型廢棄物:輪胎、傢具、冰箱、洗衣機等電器
§  室外暫不使用之器具:鳥籠內飲水皿、塑膠椅、水族箱及手推車等器具
§  使用中之器具:老式電冰箱、飲水機及烘碗機下之水盤,會積水,建議經常倒水一次
§  塑膠布或不透水帆布遮雨時所形成的孳生源
§  各樓之地下室和能容水的空間若積水,則可孳生大量病媒蚊,所以需特別注意,尤其是未完工的建築物

§  孳生源:天然容器

§  樹洞、竹筒、大型樹葉等
§  停滯不流的水

小編家也有種蓮的水盆,為避免孳生蚊蟲,所以依照媽媽的指示,養了孔雀魚來吃蚊子幼蟲,既美觀又有成效,跟大家分享!小編家,有那一種蓮的水盆,為避免孳生蚊蟲,所以依照媽媽的指示,養了孔雀魚來吃蚊子幼蟲,成效不錯又美觀,跟大家分享!

登革熱的流程圖





登革熱病毒,只能存於人、猴及病媒蚊體內。
登革熱病媒蚊為埃及班蚊和白線斑蚊。
病毒必須藉由病媒蚊叮呅才能傳給人 。
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從開始發燒的前一天直到退燒都具有傳染力)815天後,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
有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健康人,病毒在病媒蚊體內經過812天的成長後,便可以傳給他人,期間可能長達數個月,依此循環,直到這隻蚊子死掉。


“登革”一名,係英語Dengue音譯而來。至於Dengue由來也眾說紛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原自斯瓦希里語Swahili)中的「Ki-dinga pepo」,意思是「突然抽筋,猶如被惡魔纏身」。在台灣,則被稱為登革熱、天狗熱或斷骨熱,其中天狗熱一名源自日語;而中國大陸稱為登革熱、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被稱為骨痛熱症或蚊症。 在越南通稱為熱出血症。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它是由屬於斑蚊(也稱艾迪斯蚊、伊蚊)的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先叮咬患者後,成為「病媒蚊」,其它健康的人可能因這隻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病後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鬱症狀,偶然病者會惡化至登革出血熱,並進一步出血、休克,及引至死亡。登革熱產生的併發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一般來說登革熱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地區。

梅雨季後最易引起登革熱大發生的蚊子宿舍,大家快檢查!


潔芬小編:登革熱不可不慎,最近中南部大量降雨,積水和病媒蚊大發生的問題,要提早防範!喏,今天又來消息了!小編和大家一起動起來,不僅和大家追蹤登革熱訊息,也為大家整理相關防制訊息,長知識也保護家人!

高市登革熱警戒 出現首例本土案例
優活健康網 – 2012527 下午12:00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一名居住在高雄市楠梓區的12歲男性學生,自512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嘔吐、皮膚紅疹等登革熱症狀,並前往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因症狀未見改善,後前往高雄長庚醫院就診,經醫院通報並採血送驗,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確認檢驗結果為NS1陽性(判為高度疑似個案),二次採檢後確定感染登革熱。該個案未曾出國,亦未曾罹患過登革熱,活動地點以楠梓區住家及學校為主,偶至三民區寶字頭里別活動。

這起案例是高雄市入夏後首例本土病例,防疫團隊不敢掉以輕心,經楠梓及三民區衛生所完成住家及活動地周圍擴大疫情調查,總計擴大採血55人送驗,楠梓及三民區級指揮中心於接獲該病例第一時間立即安排於51819執行疑似感染地點地毯式孳生源清除暨緊急噴藥等之防疫作業,區級防疫指揮中心亦立即規劃環境大掃蕩工作,並即時動員社區里民進行環境整頓。

南部地區連日降雨已導致社區病媒蚊指數大幅攀升,因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已自5月初起,動員全市97隊里滅蚊隊2千餘名滅蚊志工協助社區加強積水容器孳生源巡檢。目前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期,衛生局呼籲市民,徹底清除髒亂環境及孳生源積水容器,是有效預防登革熱之基本功。高雄市政府請市民朋友務必主動清除居家室內外積水容器,以免受罰,並請全力配合政府執行孳生源檢查、緊急噴藥等防疫措施,讓民眾遠離病蟲害。